然而自家老爷,一向没做过不好的决定……
旁听的宋家大哥和宋家二哥,泪眼汪汪的看着小妹,恨不得把昨天才打跑的那些酸秀才,写的诗文弄来些念一念,表达一下内心的不舍之情。
宋锦绣倒有点小开心:又可以出门玩儿啦,还是去京城!可是,自己去京城做什么呢?
宋知府作了决定,下面的思路都顺利了很多:“夫人和锦绣一起去,就说是回家看望泰山大人。”
然后,他艰难的转头面对十二年捧在手心的女儿:“锦绣啊,京城有个大诗会,你去参加一下好不好?”
宋锦绣不知道为什么气氛有点低沉。不过参加诗会么,这个她知道,昨天才参加过的,拿手的很!
于是脆生生的应了:“我给爹爹拿个头名回来!”
知府太太听的鼻头一酸,眼角含泪:“锦绣啊,不用头名也成。”
宋锦绣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妥协了:“那就第二名好了。”
…………
是夜,宋家几个主子情绪低落。
从人们轻手轻脚的收拾着行李马匹。平洲此去京城,大约七八天路程,衣食住行都得打点。
宋锦绣在自己的院子里召集了丫环们开会:“我去京城参加诗会啦,我娘说不能带带多的丫环,那就只带八个跟我走。剩下的好好看家。等我回来,有赏!”
有机灵的丫环当即奉承:“外面都说小姐是平城第一才女,等小姐回来,就是京城第一才女啦!”
有人一边跟着着思路捧一边踩同僚反驳:“什么京城第一才女,应该是天下第一才女才对!”
宋锦绣很开心,拍板:“不错!我做了这个‘天下第一才女’爹娘一定很开心,那就这么定了!”
低头看这两个丫环:“你们两个很有眼光么!那就带你们一起去京城了!”
那两个一阵激动:押对宝了!连忙拜谢。
宋锦绣这院子里少说有二三十个丫环呢,看这两个人拔了头筹,后面的也纷纷搅尽脑汁表现自己也很有眼光。这回出头儿的不是嘴快的,而是腿快的,两个小丫头蹭得跑回房间去,一个取了文房四宝,一个搬了张桌子:“小姐你很快就名扬天下了,能不能给我们做丫环的也留一张墨宝,以后也好跟子孙说,我们也是服侍过‘天下第一才女’的!”
宋锦绣很严肃的点了点头:“你们说的不错。你们是跟过我的人,我不能亏待你们。”
于是在场的小丫头每人得到了一张提字,提建议的两个小丫头一人两张,每张纸上都是三个浓墨大字:
“宋锦绣!”
……可不是写的这个么,不然还能写啥呢。
不过宋锦绣的签名,真是越写越漂亮了。
后来有专业书法人士评价,那是“脱形于颜柳,兼参过王董,大气数朗能走马,有吞吐千古之气魄,细微柔情不容针,动春日少女之柔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