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电视人泰坦升级版 > 第七十七章(第2页)

第七十七章(第2页)

的身份。

正式工队伍不断缩小,聘用工队伍不断壮大。有聘用工开始担心,等正式工全部退休之后,聘用工会怎么被对待?是像正式工一样,到了年龄也可以光荣地“退休”

?还是过了5o岁,干不动了就会被解聘,直接被辞退?在大家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的时候,聘用工队伍突然产生了一种“茫然”

的情绪,找不到“归属感”

的未来让他们倍感焦虑。

就在这个档口,天上掉下来5个“事业编”

,一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当时的说法是,聘用工会6续转成正式工。这项“转身份”

的福利会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每年天上都会掉下来5个。

喔,天啊!真是给陈台长磕头谢恩的心都有!

下面就是这5个人怎么选了。给谁不给谁,是个很大的问题。

台里的指导方针是,这5名员工,都应该是一线记者,工作业绩年度排名必须在前三。

新闻频道分配到了2个名额。其中一个已经指定给了主持人,也就是说记者只有一个名额。当时,吕东还是制片人,孟成还是记者。吕东和孟成都是聘用工。但是吕东作为制片人,已经没有了评选资格。

制定评选标准是个难题。按照拍片数量排名,当时全频道排名前三的记者是:黄江涛、孟成、陈家山。而要按照获得优秀的节目数量排名,前三位是:陈家山、孟成、黄江涛。牛小斌当时也犯了难,到底应该以哪个标准为主?

其实哪有那么难。陈家山所在的《晚间》,收视率和影响力跟黄江涛和孟成所在的《零距离》岂可同日而语?政策的导向还是应该鼓励多干活的人。频道最终决定以拍片数量排名作为要参考标准,果断地把这个“天大的福利”

给了黄江涛。

这么大的福利,完全考虑工作数量,势必会引来不满。很多做片以质量取胜的记者,明显有了情绪。军心一度不稳。有些记者做片开始掺水、凑时长,就为了工作量上能多拿几分。领导们看出苗头后,预感不妙,慌忙在大会小会上进行补充说明,强调明年“转身份”

会综合考量工作数量和质量,大家这才慢慢冷静下来。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大家翘期盼的“转正”

政策遭到了质疑和否定。市里以“与新形势下的用人制度相左”

为由叫停了这项“天大的福利”

5位已经转正的聘用工成了北江广电史上“最幸运”

的人。

这让孟成和陈家山唏嘘感叹了好久。每次去歌厅唱歌,《红日》成了必点曲目。他们只能相信,人不能跟命斗,时间会抚平一切创伤。

黄江涛也算不负众望,转为正式工之后,没有变得牛气哄哄,依然努力工作。好长一段时间,每次见到陈家山或孟成,他总是不苟言笑,毕恭毕敬,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吕东进行“同工同酬”

的奖金改革,在摸正式工底数的时候,黄江涛仍然被看作聘用工划到了“自己人”

的行列。因为在黄江涛“转正”

的问题上,频道和栏目领导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都是他应该感激的人。

接下来的几年中,黄江涛接连参加了制片人的竞聘,但都落选了。这倒不是台里在搞什么平衡,是因为他的能力确实还达不到。肯卖力气肯吃苦,不是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全部,何况制片人还需要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和展眼光。

相反,孟成在《零距离》逐渐展露头角。先是走上了制片人岗位,没过几年又被提拔成了副总监。黄江涛成了孟成的下属,心里一度有了落差。他突然现,当制片人比转成正式工更重要。他开始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开始执着地、一次一次地参加制片人竞聘。很多人第一次落选了,脸上会挂不住,下次便不再参与。但是他不在乎。即便知道自己是陪跑的,也要走上演讲台混个脸熟。他鼓励自己,竞聘要的是一种精神,贵在参与。

在孟成走上副总监岗位的前一年,黄江涛终于竞聘《正午焦点》制片人成功。

既是正式工,又是制片人,黄江涛终于志得意满。

不过,他很快现自己很尴尬。因为自己是从《零距离》成长起来的,所有的经验、本领都在那个团队练就。现在却到了另一个不熟悉的团队当了制片人。《正午焦点》的同事们一开始也不接受他这个“外来户”

。甚至有一种声音,说他是“打入我军内部的奸细”

那海看出了黄江涛的窘迫。多次找他谈心。让他放下门户之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大家的“有色眼镜”

只能用自己的行动来纠正。希望他能凭借多年的采访经验,为《正午焦点》这个编辑类栏目注入新的观念,带来不一样的变化。他这个副总监会全力支持他。

黄江涛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自那以后,黄制片慢慢就把自己变成了《正午》的人。他本来是《正午》的第三制片人,谁知没出两年,前面两位制片人一个辞职,一个退休,他顺理成章地成了第一制片人。黄江涛又是一阵春风得意。他觉得跟着那海没准儿运气还真不错。没准儿自己真是被老天爷眷顾的人。

现在,那海成了代总监,《正午焦点》便是代总监的嫡系部队。黄江涛觉得机会又来了。尤其他听说频道马上要提拔一位副总监之后,心里更是奇痒无比。

这两天,他每天都问那海,什么时候把工位搬到总监办公室,自己马上叫兄弟们来帮忙。但是那海很低调,摇着头,笑眯眯地说,先不搬。自己这个代总监不过是临时替一下,说不定哪天宫仁就回来了。再说不定,吕东也就回来了。自己何必找那个难堪。

黄江涛听了,有些失落,也有些不以为然。

那海的工位被《正午焦点》的三个制片人包围着,周围就是一堆女编辑。前来汇报事情的人想“私下商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