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前几日便递交给翰林医官院,继续是忙碌的日子。
余笙仿佛如忙碌的小陀螺般,白日上课,晚上疯狂配药研制,明日便是七月十三了,要跟着父亲到宫里参加斋菜宴席。
想到父亲前几日叮嘱自己要多制作些药膏,说上头的那位用了有效果。余笙二话不多说,挑选最好的药材多熬制一些药膏。
“小妹在忙些什么?”
正在捣鼓药材的余笙听到了二哥余鸿博的声音,停下了手下的动作。
“二哥,我正在制作一些药膏。好些天不见您了,二哥很忙碌吗?最近有研究出什么新的东西?”
余笙一边砰砰砰地捣弄药盅一边问道。
余鸿博谨慎地瞧了周围,小声道:“前些日子跟小妹讨论的放大版的弓弩实践几次的试验,已经着手制作到最后阶段,但,总感觉有些不足,仍需要调整。这不想看看小妹还有什么好的主意。”
余笙深思片刻,停下手中的捣药动作。“对于兵器的制作,实话实说,小妹并没有二哥在行,但有跟兵器制作无关的注意点,不知二哥有兴趣听不。”
“愿闻其详。”
余笙抓起在一旁放着的当归,“第一点,战事有输有赢,放大版的弓弩并不方便携带,万一这次战事输了,必须把它完全损坏,免得被敌人对付我们。”
“第二点,弓弩运送到战场的后方再组装,不要整个搬运过去,免得路上意外落入敌人手上,更重要的一点,组装弓弩的工匠必须知根知底,说不定这弓弩是此次北境的战事的取胜法宝。”
余笙说完后便再次拿起药锤砰砰砰地捣药。
余鸿博忽感茅塞顿开,手掌拍了拍额头,“容我再研究研究,让弓弩更容易组装,关键的零部件只能某些工匠知晓,即使弓弩零件落在敌方手上,他们也不懂得组装。还是我家小妹想得周到。”
“小妹,二哥先去继续忙。”
余鸿博忽感思绪涌出,火离开院子。
看着大哥离开的身影,余笙噗哧地笑了一声,摇了摇头继续捣药。
夕阳西下,一整天除了用膳时刻,余笙沉浸在捣药和熬制药膏,看着一大桌子成果,余笙伸了个懒腰、捏了捏酸痛的肩膀和脖子、甩了甩手腕,感觉疲惫却又十分满足。
“小姐,夫人回来了。”
红裳急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真的?”
余笙此刻惊讶极了,立刻跟着红裳往大门外走快步走去。
好一段时间未见母亲,余笙甚是挂念。
靖国公夫人陈盼盼一路水路换6路风尘仆仆赶回府,一眼就瞧见那个从远处奔来的小女儿,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小女儿,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的儿,娘回来了。”
靖国公夫人紧紧地拥抱着余笙后,眼神上下打量一番闺女,高兴地捏了捏余笙的脸。“嗯,娘不在这些日子,我家笙儿看来有好好吃饭,这小脸蛋长肉了。”
余笙:“我可是每天都很努力地做干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