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拼音 > 第1章 引子 001章(第1页)

第1章 引子 001章(第1页)

“姑姑,姑姑,您出来了!”

声音刻意压低了一些,但其中明显有着热切,还有一丝讨好。

秋沫眯起眼睛,看着前方不远处的小小少年,虽然看不清面容,但也知道对方是在喊自己,心中有一丝欣喜,她没有急着向前应声,而是回头看了一眼已经缓缓关上的厚重宫门,再抬头看看天空,好像没有想象的那样蓝,和宫内看到的那一方天空是一样的,天有些阴沉,似要落雨了。

但,终于出来了,十七年的辛苦,多少次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只因心中有着执念,想要再看看爹娘,看看自己的弟弟。十七年前弟弟抱着自己的腿,很是不舍自己的离开,说自己长大了会挣钱会养活她,让她不要走,不要去做女使。

秋沫又将头低下,只是仰望空中不过须臾,自己的脖子就受不了了,自己的脖颈向下弯的太久,已经不习惯仰起的姿势了。

“姑姑,”

刚才低声喊她的少年已经走近了,看她仰望天空,并没有急着说话,在她低下头来的时候,又低声呼唤了一声。秋沫看看靠近了的小小少年,这回,秋沫仿佛看到了十七年前的弟弟,当年的弟弟约莫就是这样的年纪,这样的眉眼。

其实也有些不同,当时的弟弟更瘦弱一些,还有,脸上还有着泪痕和不舍。

现在这个小小少年,两颊肉嘟嘟,有着生活富足带来的康健和红润,脸上这会儿正带着笑容,眼神有一丝丝疑惑,正紧张地看着她。

秋沫朝他笑了一下,“你的父亲呢?”

“爹爹在前面街口的马车上,他前几日接到姑姑口信,知道姑姑这几日就要出宫了,当时就高兴地收拾屋子,还说要亲自来接您,不过太过兴奋,不小心就摔了腿,今日还是坚持要过来,只是这一段是不能赶马车靠近,爹爹不便走路,就在前面街口的马车上等您呢。”

小小少年倒是不认生,说话也很有条理,秋沫朝他点点头,牵上他主动伸过来的小手,慢慢往街口走去。

马儿拉着小小的马车出了都城,渐渐驶向目的地,距离都城三十里的卫县下辖的春都镇。

马车在官道上跑的很平稳,卫县说是县城,比不少府城还繁华,卫县下辖的春都山算是都城贵人们春日踏青,夏日避暑、冬日泡汤最爱去的地方了。

那里有着不少达官贵人的别院,虽说并不是常年有人居住,可贵人们就算是一年只来住十天半个月,这日常的维护也是要的,宅子里常年都有不少仆妇在里面修剪花枝、维护建筑,清洁卫生。

春都镇作为原本春都山附近最近的镇子,反倒不如春都山腰、山角那一片别院的雅致,显得就破旧了一些,不过也算交易繁荣也养活了不少人,毕竟贵人主子们的东西自然是要从都城运过来的,而家丁仆妇们日常所需,就是就近采购的。

春都镇老旧的街道很是拥挤,马车进入镇子的老街后,度慢了很多,秋沫还记得自己家就在镇子边缘,不过现在应该说是秋沫弟弟家所在的地方了,秋沫的父母已于三年前离世了,父母不在了,家,就不在了,姐弟俩,现在不是家人只是亲戚了。

秋沫轻轻扬了一下嘴角,唇边带起一抹温婉的笑。

“阿姐,爹娘走前,最遗憾的就是没能见你一面,最不放心的也是你,爹娘和弟弟我都一直相信阿姐能出来,咱们家人间还是能团聚的。”

斜靠在隐囊上的男子说到这儿的时候,嗓音中带着哽咽,和他已略显沧桑的面容不太相称。秋沫看了他一眼,再一次想从他脸上找到当年那个小小少年的影子,眉眼轮廓似还是当年那般,脸略微浮肿,没了当年的水润和清灵,眉间、眼角也有了浅浅的纹路,弟弟今年二十七岁,不再是当年十岁的小小少年了。

秋沫嘴角又扬起,轻声说,“一会儿我想先去看看爹娘。”

“阿姐,明早去吧,这儿会快要黑了,到家您也先休息一下,明早弟弟带上扬儿,一起都去拜爹娘。”

秋沫没有坚持,离天黑的时辰其实还早,不过是因为今天天色太阴沉了,天就没怎么亮堂过,这会儿半下午的天色就好像是到了黄昏,怕是要下雨了。弟弟这腿又有伤,万一下雨,更是不便,罢了,没必要为了自己这一刻的念想让弟弟再担危险。

马车停在一间铺子外面,赶车的伙计下了车,帮着扬儿就是那个小小少年一起扶着林耀挪进了铺子,秋沫挽着自己的灰色包袱站在马车下看着这间铺子,以前家里是没有铺子的。

大约十年前,也就是在秋沫终于在贵人手下做了宫女后,第一次托人送回了一封信和一包银子,收到了第一封家书,知道了家里在她入宫后,家境逐渐好转,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子,弟弟也已成婚且有了孩子,也就是扬儿。

那时候秋沫是非常高兴的,一心想着家里好了,之后自己出了宫也算是有了依靠。但宫内外通信终是太难,那之后七年时间,秋沫不过送出去三封信,也收到了三次回信,在第四次,也就是最后一次送的口信前,也时隔三年了,看来,那次之后,爹娘就走了。

“阿姐,”

林耀回头叫了秋沫一声,秋沫没有应声,只是跟着慢慢往里走。

“阿姐,咱家这前面是铺面,后面就是住家的地方,家里有个后门,不过是在小巷里,马车进不去。”

林耀边走边和秋沫解释,为什么要穿过铺面回家。

(读文说明:

文中一些古代描写没有固定参考某个朝代,有所综合。所以宝宝们若在地名、官名、制式等看到觉得似曾相识,产生多朝代乱炖的感觉,不用担心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这都是阿布的锅。

特别说明,里面的一些度量单位、称呼习惯,若无特别定义——那种情况下必有前后文解释,都按现代思维理解。

比如,丈的理解,各朝代丈和现代用的米之间的换算都不一样,阿布就按咱们现代人的换算比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