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疆域不断缩水,南宋更甚。
并不能为百姓提供足够耕地的宋朝,只能把一部分人转为其他行业,登记造册,便有了盐户等之分。
宋朝廷对盐户的压榨以及盐官对盐户的威逼,到了令人指的地步,甚至在不予支付任何价格的情况下,就把盐户手中的食盐夺走。
这种强取豪夺以蜀地为最甚。
很多盐户在经过一年的辛劳之后,却沦落到破产的境地。在这种毫无活路的情况下,百姓为了生存,只能另谋生路,把生产出来的食盐冒着风险卖给私盐贩子,或者逃亡到其他地方躲避。
盐户为了生存,私盐贩子为了利益。
正如司马迁所说:“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官府严查,层层设卡,仍拦不住被利益驱动下的前赴后继。
盐这种现在看起来非常廉价的玩意儿,在宋代却是非常贵的。
宋神宗熙宁年间,官盐不足斤,47钱;而南方私盐贩子,以一斤半当一斤,且纯白不杂,仅钱2o。
一些边远缺盐地区甚至可以达到1oo至3oo文。
一边是不足一斤且杂质很多,售价47文钱;另一边买一斤纯白的只要2o文钱,而且还再送半斤……
这还是在相对太平的神宗朝时期盐的价格。
老铁们,想想这官盐和私盐的价格差距有多大!
宋朝采用交引法,以满足货物流通。
所谓交引就是商人在京师或者指定地点缴纳金钱,然后获得相应价值货物的“引子”
,但实际上到了地方之后,又不能获得足额的货物,只能把引子贱卖给交引铺,倍受损失。
王朝末路,盐引制度可谓是直接崩坏。
烂到骨头里了,太特么的难了!
一桩桩旧事浮现在赵昺的脑海里。
气的脑瓜子生疼的赵昺却没有时间去改变这些,只能以后再做打算,徐徐图之。
好一点的情况是琼州并不大,也没有那么多麻烦。
就从琼州开始实施新的盐政吧。
只需要把精盐贩卖出去,就可以获利,而且还是万年不赔的买卖。
也可以把精盐贩卖到占国、南洋等地获取利润或者换取物资。
甚至可以鼓励民间把精盐贩卖到北地,只要是从朝廷这边购买的食盐,赵昺才不会管别人怎么卖,卖给谁呢。
赵昺打定决心,这种坑死普通商人的交引法将来是一定要改一改的。
“曾卿,精盐运到之后,降价处理,尽快卖出去吧,每斤暂且定价25文钱。”
三万石精盐,宋朝一石12o斤,相当于36o万斤,每斤3o文钱,按照一贯钱一千文,可得近11万贯。
更何况赵昺的精盐纯度高,差不多一斤顶原来官盐的十斤。
虽然不多,但也至少有点收入了。
还是产量太低,且管辖的人口太少。
“官家,您这个价钱是不是太低了点?”
曾渊子说道。
几乎就是个无本的买卖,这已经比后世贵太多了,户部的这位大佬居然还嫌低。
果然,管钱的都嫌钱少。
“暂且这样吧,待到产量提高之后,卖到其他海外的价钱倒是可以再提一提。”
“数十万百姓跟着朕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咱们万万不可再加重百姓的负担了。”
“精盐贩卖之时,让兴王的锦衣卫要严格控制价格,严打奸商囤积居奇。若有不法,调查清楚一律严办。”
“另外,目前我们产量不足,储备不多,每户人家一次购买的数量也要做一些限制。”
“微臣明白,请官家放心。”
曾渊子道。
本来是利民的好事,但在暴利面前,又有几个人能经得起诱惑?
对于这些,赵昺不得不防,也不得不拿出雷霆手段,决不能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