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百度百科 > 英雄是如何被抹黑的下(第3页)

英雄是如何被抹黑的下(第3页)

,我让你去看辽宁地图倒好象是错了——大概你看的就是现代辽宁地图。可是在明末辽东地图上,小凌河城是在锦州和大凌河城之间的。千万别告诉我,你说的小凌河是指河流而不是指堡垒——你不是有却月阵吗,河流对明军来说可是再有利不过的地形了,呵呵。

22)这“五战而五胜”

在《后金(清)两次征伐朝鲜》一文中被引用过,我也是引用此处的,你说没有请和他打官司去。

===============

学杜车别的耍无赖吗?如果你引用的出处是《后金(清)两次征伐朝鲜》,那你就应该标注出处是《后金(清)两次征伐朝鲜》;但是你现在标注的是《明史纪事本末补遗》,那现在原书中根本没有此句,官司当然找你打。

不加考证就随意引用别人的文章,本来就不是严谨的治史态度;引用了别人的文章,却不说明是二次引用,更加是学术欺诈行为;被别人揪出来后还死不认错,那就是无耻加无赖了。

另,根据你的说辞,我搜索了《后金(清)两次征伐朝鲜》这篇文章,但是只找到没有参考文献附录的版本——究竟是别人引用出错或是你自己转引出错,还是未知数。

23)《东江疏揭塘报节抄》上有:“传集诸将,面授方略,度地远近险要,兵设伏,出奇夹攻,俱约至十三日齐到义州、鸭绿江边,水6公开截杀”

另外,以当时的军力悬殊,毛帅只能水6并进才能真正威胁后金,他不在鸭绿江去截杀,难道在平原上表演袁大人“九千打十万”

的神话故事啊?

===============

我原话问的是你说的“后又在鸭绿江实施水6并进截杀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胜利”

依据为何,结果你就掐头去尾的拿出了毛文龙的这封天启七年四月二十日的塘报来。

《满文老档》记载,阿敏大军从朝鲜回师沈阳,渡过鸭绿江的时间是四月初十。而毛文龙上报的这场战斗的时间是四月十三日。阿敏的大军都过去三天了,毛文龙在鸭绿江上哪里去找“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

?回到四月二十日这份塘报,被****大佬断章取义的这段文字的全文是“据内丁参将毛承禄禀称,探见有马达贼一万余骑,在镇江驻扎,有一万余骑在千家庄下营,又有四五千骑屯住义州。听说带领本处高丽打造战船二百余号,欲渡兵马来岛。又哨见高丽里面出来达贼,络绎不绝。听说被我兵马将他头脑屡屡杀死,接应报仇,等情。据此职因前报奴酋四王子添兵马来攻云从、鹿岛等处,知其必要擒职,于四月初五日起,传集诸将,面授方略,度地远近险要,兵设伏,出奇夹攻,俱约至十三日齐到义州、鸭绿江边,水6合并截杀,仍令齐力攻打,不许贪部级,只许活擒达贼巨魁,斩取级。”

毛文龙这里汇报的敌人不是阿敏返回沈阳的大军,而是皇太极(四王子)增朝鲜的援军。但是,查诸《李朝实录》、《满文老档》和《清太宗实录》,毛文龙这封奏报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虚报。皇太极根本就没有派出过什么增朝鲜的援军。天启七年四月十三日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在全力准备宁锦大战!而至于后金在朝鲜和镇江留下的兵力数,《满文老档》这次倒是难得有了明确的数字记载,在义州留下满洲兵一千蒙古兵二千,在镇江留下满洲兵三百蒙古兵一千,总计四千三百兵力。但是到了毛文龙嘴里,这个数字就被夸大成了二万五千。顺带要注意一下的是,毛文龙四月二十日这份塘报汇报的可不是针对这些留守兵力的战斗,而是那支子虚乌有的“四王子添兵马”

总之,毛文龙在塘报中汇报的一场和不存在的敌人进行的战斗,被****大佬掐头去尾,篡改成了“水6并进截杀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胜利”

。殊不知,阿敏的主力此时早就离开这个“战场”

三天了!

24)你说三万就三万啊,把证据拿出来:)

明清双方的记录如下:《满文老档秘录》、《钦定八旗通志》都分别记录“上命二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托率精兵八万以征朝鲜”

,《仁祖实录》和《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均是说“奴兵八万余”

,《两朝从信录》《三朝辽事实录》均记录当时登莱巡抚亦上报朝庭“奴兵八万余犯抢铁山义州”

再说,你提“三万”

这个数字是抽袁大人耳光,我真想看看你们谁能抽倒谁,哈哈~!!!

===================

此处****大佬又一次拿篡改过的史料来进行无耻的欺骗。丁卯之役的兵数,满清没有确实的数字记录是史学界的公认。《钦定八旗通志》我虽然没有,《满文老档》却是有的,第8o5页的记载是“天聪元年正月初八日,命贝勒阿敏、济尔哈郎台吉、阿济格台吉、杜度台吉、岳托台吉及硕托台吉,率大军往征驻朝鲜明将毛文龙。”

《满文老档》是满清关于这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钦定八旗通志》的记载同样也是据此而来。因此,我虽然没有《钦定八旗通志》原书,但是也可以确定绝不会出现“精兵八万”

的字眼,否则早就颠覆史学界的公认了。而****大佬引用的这句话,从叙述内容本身来说就存在极大的错误:丁卯之役的主帅阿敏居然在出战名单中消失了,而济尔哈朗居然还被按上个二贝勒的封号,如果对照一下济尔哈朗的履历绝对可以让人啼笑皆非。

之后是朝鲜的《仁祖实录》,****大佬又开始信口胡说记载有“奴兵八万余”

,其实真正朝鲜的记载是“本月十三日四更时分,奴贼三万余骑卒袭义州”

,这个数字也正是史学界公认丁卯之役后金出兵数的依据——被揍的鼻青脸肿的朝鲜难道还会少报敌人数字?

之后的《东江疏揭塘报节抄》《两朝从信录》《三朝辽事实录》实际上记录的都是同一个情报来源——毛文龙的上报。东江隶属登州,登州巡抚的报告当然是从战斗第一线的东江而来。而对照朝鲜的记载,毛文龙上报的数字明显掺了不少水份,不过这对毛帅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了。

到了四月战事基本结束的时候,如第23问所述,毛文龙又捏造出了一个鸭绿江大捷,说击败了皇太极增的援军。因此登莱巡抚汇报的数字就成了“十万”

——开头的八万加援军凑出来的。面对东线战场越报越玄乎的敌情,西线的袁崇焕难道能否认“第一线”

同僚的军报?但是朝廷要求他根据东线的报告“乘虚捣穴”

的时候,袁崇焕却是明明知道西线确实是有大量后金军队防守的。迫于这样的压力,袁崇焕只能在唯心承认东线友军谎报的同时,回答朝廷西线并非友军情报所说那般空虚。这就是袁崇焕的奏折中所说“十万掠鲜十万居巢”

的由来。虚夸数字的始作俑者正是毛文龙,也不知道****大佬得意些什么?

25)别的地方不好说,可这浑河直入沈阳啊,1627年皇太极都于沈阳城外布空营以作疑兵了,就当他在沈阳快唱空城计之时来一下,你说好玩不好玩?

==================

****大佬的这条回复是针对我对其虚构出来的无敌军队“却月阵”

提出质疑而说的。

明末辽东天气异常寒冷,即便一望无际的海上航运,每年也只能保障半年:每年的十月至三月是铁定的冰封期,而天启六年的冰封期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十个月。对于内6的辽河等水道来说,在河流冰冻前和冰冻后,分别还有一两个月左右的冰凌期,即未完全化冻的小冰块会对河道中行驶的船只造成致命的损伤。因此,单单一个冰冻因素,就导致辽东的河流每年只有四五个月的可能通航时间。此外,河流的水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满足通航的必要条件是河道全程的最低水位而非最高水位。****大佬在谈到辽东水域的水位问题时,最喜欢引用的数据是“5o年代铁岭水文站出现过高达5o米的洪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