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见报之后,对读者都会产生效果。一般认为导语有四种,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型导语,不同的导语会给读者不同的传播效果。导语采取何种方式来写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语的效果。概述型的导语以一种直接陈述的方式,以简洁、平实、自然的语言,将信息“报告”
给读者。新华社有关央行上调利率的消息《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双双”
上调》中的导语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从2oo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从2oo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自1997年来中国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5]
这一导语平实简洁,无一多余字眼,将信息完整地告知读者,使读者于阅读的第一时间获得最重要的信息。描述型导语则不同,它通过截取新闻事实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场景、某一画面,加以细致的描述,给读者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修辞
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若能在导语写作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会让导语增色不少。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为导语的创新提供了基础。设问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叙述无生命事物时用拟人的手法则使导语具有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打动读者;运用对比则造成巨大的反差,形成“阅读势能”
,有助于突出重点;排比在文学上具有增强气势的作用,在导语写作中也不例外,排比使导语具有节奏感。
1988年7月12日,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o年展览在北京开幕。《北京日报》刊的消息的导语是
由北京图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的纪录着88岁高龄的女作家冰心从1918年在《晨报》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到1988年为止的“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o年展览”
,7月12日到31日在北京图书馆展览厅展出。
这条导语确实将要素交待给了读者,但长句却使得导语显得冗长、拗口,更谈不上形象生动。同是这个题材,《北京晚报》却写得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昨天,热爱月季的冰心先生,接受了北京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献给她的一簇最美丽的月季——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o年展览在北京图书馆开幕。
这条导语的作者打破了常规写作模式,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o年展览开幕比成是“一簇最美丽的月季”
,自然贴切,新颖别致,不仅使导语更加简明扼要,而且使导语文采斐然,洋溢着诗意,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给读者一种审美愉悦。只要因“文”
制宜,巧加运用修辞,导语的语言便会大为增色,大放异彩。
以上所述细节,在导语写作中能起到以下作用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引人入胜;增加趣味性,吸引受众;有利于深化主题。[6]
写作技巧
编辑播报
“立片言以居要”
,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
,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o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7]
一语道破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
、“抢眼”
,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
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8]
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
,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
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
鸳鸯?“救活”
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
之淋漓快感。
1982年1o月14日,美联社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化静为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