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随着皇阿玛出门在外,尚未来看过皇祖母,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来一遭的。”
永琪说道。
太后把玩着手里的玉如意,略有深意地夸赞:“难为你有心。你额娘也是如此,日日都要来一遭。”
永琪从德因手里接过杯盏,淡笑不语,趁着喝茶的功夫,他方才看清了小几上摆着的那册子上写的是什么。
圆明园避暑随行名单。
想来是皇后联合了内务府的人确定好了送过来给太后过目的。
太后把装着茶香松糕的青花玉兔盘往永琪的方向推了推:“你尝尝,慈宁宫小厨房新做的。”
待永琪尝了,她才拿起那本被自己闲置了
的册子,重新翻阅了起来,良久,她才合拢了递给永琪,说道:“你看看吧。”
“这是后宫的事,孙儿怎么看得?”
永琪笑着推脱。
太后没有收回手,斜了一眼永琪,把册子扔到了他的膝上,微斥:“外头那么大的雨,天那么黑,忙了一天,不好好地回阿哥所歇着,反倒来慈宁宫,你为了什么哀家心里还不知道吗?看看吧,没有那姑娘。”
被人参透了心,永琪无奈,只能接过册子,随意翻看了几眼,确实没有她的名字。
“皇祖母说什么呢,孙儿当真是一片孝心!”
他双手托着册子,郑重地还给了太后,却又笑呵呵地哄着老小孩。
太后接过册子敲了下他的头:“不正经!”
等人在自己身边坐稳了,她方敛了神色:“翊坤宫那边,今儿皇后派人把这册子送来的时候问了哀家,要不要带上筠姑娘。”
“往年去圆明园,皇祖母身边,都有书仪姐姐和筠妹妹陪着的,如今书仪姐姐就要和四哥成婚,怕是也不便相伴左右,若是筠妹妹再不能来,只怕皇祖母这一程,要孤单了。”
太后打量了一会儿永琪,忽地发现,这个孩子是真好,长相上把皇帝和愉妃身上那些好的全都继承了下来,论性子,也像愉妃,温润如玉,偶尔又有皇帝幼时的淘气。论情,愉妃孝顺,皇帝从前对孝贤皇后也是这般情深。
“哀家膝下孙儿孙女众多,谈何孤单?
倒是你,若是哀家不带上筠姑娘,你要孤单了吧!”
永琪扶额:“皇祖母这说的什么话?”
太后只眯眼看着他,也不多戳穿他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只说:“你心里想什么,哀家清楚得很,哀家只提醒你,孰轻孰重你得清楚。”
永琪起身,强压着嘴角的笑意,拱手谢恩:“孙儿谨遵皇祖母教诲!”
“行了,外头下着雨呢,早些回去歇着,记得叫下人煮个姜汤暖暖身子,没得夏日里还受了凉。”
———
完颜氏是在次日午膳时分发作的。
鄂津所住的杏坞阁里,老太太、大夫人还有马佳氏和以筠都聚在这里。
老太太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手里不住地转动着佛珠,嘴里轻声地念着。
其余的也俱是一脸焦急。
完颜氏这一胎,府里人人都说,会是个儿子,因此上至老太太,下到完颜氏本人,都对这一胎充满希望。
襄勤伯府纵然和睦无争,可却也不是万事都顺应命运。在其位,就必然要谋一些名利。
若当真长久与世无争,这满门荣耀,如何延续。
马佳氏侍立在大夫人身边,与以筠一样,一个劝慰着老太太,一个劝着大夫人。
产房是在傍晚时分传来哭声的,婴儿响亮有力的哭声响起的那一刻,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恭喜老太太!恭喜大太太!贺喜二少爷!二少奶奶生了个小阿哥!母子平安!”
稳婆一脸喜气地从里头出来报喜,一时间,杏
坞阁内,贺喜声不断。
大夫人恭喜老太太之余还不忘吩咐下人去前头禀报大老爷一声。
以筠看了一眼一旁的马佳氏,她虽也高兴,但也兴致缺缺。
她入府也有多年,却只生下湘姑娘一女,于上人们看来,是着急的。
她不以为然,握住马佳氏的手,无声劝慰。
“我没事,我与你大哥都不重这些,湘儿很好。”
马佳氏会意,扯了个笑容回答。
杏坞阁内贺喜声不绝,府中上下,也纷纷奔走相告,不过多时,各处就已送来了贺礼。
“老太太!宫里头来人了!有旨意!”
张开家的一脸匆忙地从外头跑进来,一边跑一边说,惹得殿内一时寂静无声,生怕又是谁惹了事。
以筠抚着老太太的背,轻斥:“慌什么!慢慢说!”
“明公公来了,说有旨意要二姑娘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