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正厅,身着华服的周奎面泛红光,身体微颤,不知是兴奋还是愤怒;长子周绎陪坐一旁,脸色同样通红。
"
父亲,这些官员出手真是阔绰啊。"
周绎深吸一口气,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以"
国舅爷"
的身份急切地对父亲说。
他们一家曾在苏州府过着艰难的日子,全靠父亲在外"
智谋生存"
,才勉强糊口,时常饥一顿饱一顿。
直到去年五月,周家命运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貌美如花的小妹被宫中的刘昭妃选中,成为信王朱由检的信王妃。
没想到短短一年余,先帝因病去世,朱由检即位,小妹成了大明的国母,他也成了大明的"
国舅爷"
。
"
呵,这点钱财算得了什么?"
"
要有远见,当年弘治年间,孝宗皇帝的两位小舅子都相继被封为侯。"
"
那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
周奎虽面无表情,但声音中难掩激动。即使距离"
皇婿"
登基已近三个月,他们父子仍未完全适应新的身份。
要知道,除了京城的官员,远在山西的老乡韩爌韩阁老还亲自派人送来书信,赞他风度翩翩。
那可是曾经主宰天下的内阁辅,无数读书人心中的楷模。
尽管理智告诉他,这不过是韩阁老出于礼节的客套,但对自命为文人的周奎而言,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
是的,是的,父亲说得对。"
"
我们周家的好时光才刚刚拉开序幕。"
周绎听到父亲提及弘治和正德年间声名显赫的两位外戚,脸上也流露出仰慕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