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王维的《竹里馆》。
从表面来看,此诗平平无奇,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而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
但它妙就妙在,能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景写情,诗中有画。
此刻陈渊之所以想到它,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来,是受到琴声触动。
从悠扬的琴声中,他听出一种寂寥的感情,闭上眼感受时,仿佛看见一名清冷优雅的女子,独坐在竹林里,在夜色下抚琴抒情。
那是一种淡雅的美,不孤高、不热烈,就那么静静地舒缓着。
于是,陈渊应声而诵。
他压根不想理会崔瀚这些人,之所以破例开口,是回应弹琴之人的心意,让那人感受到自己发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这是一场隔空的交流。
一诗一曲,未曾相见,却胜似见面。
众人怔怔地站在那里,品味着陈渊吟诵的四句诗,都屏息凝神,不敢出声。
此诗此曲,已融为一体。
此情此景,无声胜有声。
这便是刚才陈渊所说的,诗以抒情,歌以咏志。
所有美好的诗作,只在恰到好处的情境下问世,情感流溢,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他们豁然开朗,终于感受到诗曲之中的大道!
此时此刻,谁再去嘲讽、挑衅陈渊,那只能说朽木不可雕,愚蠢到家了。
即便是狂傲嚣张的崔瀚,也自惭形秽,意识到陈渊所说都是对的,不得不汗颜地低下头。
从今往后,他再也不敢说类似“念首诗来听听”
这种既俗又蠢的话。
陈渊仍站在那里,闭眼享受着美妙的琴音。
仿佛这整个天地间,就只有他,以及弹琴之人。
渐渐地,一曲将终,他缓缓睁开眼眸。
他面带微笑,望向那处虚空,明明可以释放出神念,感知到弹琴之人的真实身份、容貌等等,却并没有这么做,不愿粗俗地毁坏这份朦胧的美感。
();()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诗曲中相知,相忘于其中,这样便足矣。
他隔空调侃道:“我本不想吟诗,都怪你,把它给勾出来了。”
说罢,他看向崔勋,淡然道:“曲终人散,我今日意兴阑珊,就不再叨扰贵府了。请代我向令尊转达歉意,多谢款待,告辞!”
他朝府外走去。
崔瀚说他打扰别人的雅兴,其实,这帮俗人何尝不是扫了他的雅兴?
既然盖这么一处宅邸,想追求文人风雅,那就该从骨子里保持宁静平和。否则,像崔瀚这样清高自负,戾气太重,只会让人感到恶心。
他再留在崔家,也没多大意思,不如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