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朱祁镇要的不是这个,他要的是给后世打好基础,让后世能够安安稳稳的走上快车道。
能够避免三百年6沉,能够避免百年国耻。
此时正式需要打基础的时候,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敢有不同者,只能请其离开甚至赴死了。
所以此时朱祁镇的内心是愧疚的,不过愧疚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
君权有时候就是这么无耻,就是这么冷漠。
杨荣的心思朱祁镇多少能够猜到一些,主要就是以文御武。
他的想法其实在整个大明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终大明二百多年,除了明初,其他时候基本都是文官之中出帅才。
王骥、王越、王守仁这三位以军功获封爵位的文臣。
于谦更是指挥过北京保卫战。
后面的,胡宗宪、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卢象之等等。
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可是,这不是朱祁镇想要的。
文官们拿走了人事权,拿走了财权,再把军权也拿走了,那么请问皇帝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什么?
现如今没有人能够想到,可是总有一些聪明人会想到的。
张居正不就说过“吾非相,乃摄也”
朱祁镇可不希望自己最后成为神宗那样的皇帝。
为了维护君权,最后把朝廷差点玩停摆了。
所以三杨的时代必须落幕。
杨荣只不过是要早就看了出来,所以趁着大本堂筹建之事,主动挑起来,然后顺利脱身罢了。
杨荣也知道自己与皇帝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宣宗君恩深重,自己只能用探亲这个说法试探一下。
谁知道太皇太后就给批了。
杨荣如何会不知道太皇太后何意?
朱祁镇必须是个完美的皇帝,对于杨荣,朱祁镇有太多的亏欠了。
这个“探亲假”
朱祁镇不能批,可她太皇太后却可以批。
所以太皇太后甚至没有对朱祁镇说明,就直接批了。
这同时也是一次试探,太皇太后也要看看朱祁镇究竟有没有成长起来。
朱祁镇放下茶盏微微叹息,然后冷漠的问道“王振,前些日子你对成国公说了什么?自己说说吧。”
王振浑身猛地一颤,然后跪趴在地上“奴婢该死,奴婢……”
“朕要杀你,你早就死了很多遍了,回话!”
朱祁镇恨恨的将茶盏扒拉了一下,还好这个产自名师之手的茶盏没有飞出去。
王振低低道“奴婢,就是…就是…”
朱祁镇摇摇头“没话说了?不知道说什么了?你知道成国公是谁吗?
世袭罔替的公爵,与国同休的,你竟然敢假意揣摩圣意?王振,你是真不想活了吗?”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此时的王振只剩下磕头了,咚咚咚的声音也让朱祁镇微微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