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父王你也不必担忧,这次武举,他们赢不了。”
杨昭脱口而出。
“哦,要知道,你皇爷爷为了开科举。费了很大的力才让世家门阀同意。而且此次皇爷爷对文科举考出来的士子不抱希望。”
“只希望武科举能够选拔一些人才。”
杨广叹了口气说道。
“父王您知道为何皇爷爷要点名高丞相,皇叔公为武举考官吗?”
杨昭迈着步子,走到书桌前,看着杨广说道。
“是因为他知道世家门阀不甘心,在朝中的影响力。他们想要染指军权。所以皇爷爷特地点名丞相高颎为文科主考官。他是名门望族高氏一族的族长。但是据说此人刚正不阿。”
“用他担任文官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想要试探一下,他到底站在哪一边。如果此人一是一,二是二,那么势必会得罪世家门阀。”
“如果此人圆滑的话,那么皇爷爷以后就要当心了。”
杨昭拿起书桌上的茶杯,慢悠悠的说道。
“而武举考官则是不同。是为了选拔禁军统领。那么武举考官既要刚正不阿,又要偏向皇室。”
“所以只能在皇室里选。而皇叔公就是最好的人选。”
“以皇叔公的为人,断然不会选一个废物来做禁军统领。所以那些世家子弟就只能凭借真功夫。而五姓七望里只有陇右李氏有实力去参加武举。”
“可是昭儿,关中世家同样有能力竞争。宇文氏、元氏、李氏、于氏、独孤氏、赵氏、侯莫氏这七家都有后辈参与争锋,不得不防。”
杨广担忧道。
“父亲不必焦急,这七家孩儿有办法对付他们。”
杨昭不急不缓地说道。
“计将安出?”
杨广问道。
“这两家只有两家人有实力杀入武举的决赛。那就是李氏和宇文氏。因为他们身后站着唐国公李渊和大将军宇文述。其他人中途就会被淘汰。”
“皇爷爷很聪明,虽然下旨天下人都可以参加武举。大臣子弟和弟子更是优先报号,那么这里面有实力的人选就多了。”
杨昭沉住气,耐心地替父亲杨广分析。
“昌平公邱瑞,忠孝王伍建章,上柱国韩擒虎。。。。。这些人是不会放过这次扬名天下的机会。他们的儿子或者弟子会替我们解决掉一些对手。”
“而我们的对手则是他们的儿子或者弟子,以及李氏和宇文氏的人。”
“那么昭儿,按你这么说,此次武举最后留下的人很少啊。”
父亲杨广凑到杨昭面前说道。
“可是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是可用之才。”
杨昭替皇爷爷辩解道。
“但是昭儿,以你之见,此次武举笑到最后的人会是谁?”
“是我。”
杨昭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