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就只会欺负孤儿寡母了吗?”
“太丢人了,朕一辈子都做不出这么丢人的事!”
————
绝命毒师皇帝的私德不影响他的功绩。
绝命毒师李老二,朱老四是明明白白篡位的,赵光义是有金匮之盟的。
绝命毒师没有确切证据的事情,请不要瞎说。
征北大将军Judy功绩?赵光义还有功绩?
征北大将军Judy确实有,把李老二的老家太原挖了。
————
大秦,咸阳。
“他们都不读史书的吗?”
始皇出了自己的疑问。
礼崩乐坏之时,篡位谋国的事情数不胜数,没见过做的如此粗糙的。
再往后,宋挨着唐,你抄李世民的作业都抄不明白?
都没人能威胁你的地位了,居然不愿意好好安葬寡嫂,这可不是她的事,是你的事啊,史书给你好好记一笔,总比现在强啊。
————
【赵光义的这波操作,我没有看懂。】
【但不重要,因为后续看不懂的骚操作更多。】
【历朝历代都有避讳,无可厚非。】
【好一点的比如明朝,老朱家自己造生僻字。】
【大唐因为世、民二字都是常用字,避讳太麻烦了。
所以李世民规定,只要世民二字没有连着用,都可以不用避讳。】
【汉宣帝刘病已登基,因为病、已都是常用字,百姓避讳多有不变,干脆自己给自己改名,刘洵。】
【当然有些王朝麻烦百姓也无可厚非,避讳一下也是小问题,无非书籍记载文字。】
【比如道德经最开始是道恒道,非恒道。】
【避讳汉文帝刘恒,改为道可道,非常道。】
【影响不大。】
【但赵光义不一样,他是不一样的烟花。】
【本来他叫赵匡义,因为赵匡胤登基,避讳匡字,他和弟弟便一个改光义,一个改光美。】
【他登基,避讳光义无可厚非,也不能过多指责。】
【但他阿弥陀佛的就没见过他这样避讳的。】
【大宋此时无光也无义。】
【名字带有光、义,改。】
【弟弟赵光美,改名为赵廷美;北宋名将杨光美,改名为杨美;名将李怀义改名为李怀忠等等。】
【书籍改也是常规操作。】
【但他连地方的名字,都不准带光和义,你说这不是吃饱撑的吗?】
【义阳军改为信阳、彰义军改为彰化、义兴县改为宜兴、崇义军改为崇信等等。
据清代学者钱大昕所着《十驾斋养新录·避讳改郡县名》记载,当时至少有26个地方改名。】
【“义士”
这个词古已有之。
出自《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
宋太宗继位后,“义士”
被改为“信士”
,据清代着名藏书家翟灏所着《通俗编.释道》记载“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