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仙侠版水浒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扬眉吐气(第3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扬眉吐气(第3页)

所以江鸿飞肯定得总结历史教训。

隋唐的朝代更迭呢,究其原因,离不开隋唐第一门阀势力——关陇集团,在背后的操纵和博弈。

所谓关陇集团,就是世家大族的联合体。

如果不是关陇集团这些势力的点头和认可,恐怕最后的胜利者也不会是李唐。

往严重一点来说,李唐不过就是关陇集团的代理人而已。

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不照样要走豪门的路子吗?

那时的人,一见面,不都先问你是哪家的吗?

什么五姓七望、关中四姓,韦、裴、柳、薛,都是这些。

其实就是连唐中的安史之乱,实质上也是唐朝内部世家门阀的权力游戏。

这些关陇门阀士族,大量啃食国家的资源,让权力只能流传在一小部分人手里,阶层固化极其严重。

即便是有科举,那也是在走形势,你的身份背景,早就被考官调查的一清二楚。

隋唐科举最大的作用,就是给这些门阀士族子弟增加做官的合理性,底层百姓要想阶层跃迁,那你想都不要想。

于是,在这种绝望的世界里,终于惹怒了一个下等人,那就是盐商出身的黄巢。

黄巢苦读寒窗,却屡试不中,在看清了科举和官场的黑暗后,在离开长安之前,愤恨地写下了那著名的《不弟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几年后,到了乾符二年,唐朝各地爆了水旱灾害。

当时记载,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但是由于当时的朝廷用兵不断,反而增加了赋税,而门阀士族的官员呢,不但不上报灾情,还继续横征暴敛。

这就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黄巢的一腔怒火终于爆,举家起兵造反,四方百姓,争先投入义军,短时间内就聚集起了三十万之众。

黄巢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大军所到之处,凡遇门阀士族,无论男女老幼,皆斩尽杀绝。

到了黄巢的军队第一次攻入长安,初入京城时啊,虽然他们对百姓秋毫无犯,但是黄巢却把满腔的愤恨毫不留情的都留给了门阀士族。

《新唐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宗室侯王,屠之无类,所遇官僚权贵,全部诛杀,就连李氏皇族都未能幸免,说他在长安就杀了八万门阀士族。

当时的幸存者唐末诗人韦庄在《秦妇怨》里写道:“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

也就是说,门阀士族已经被杀到不到一半了。

等到黄巢第二次攻入长安时,剩下的这不到一半门阀士族都给他杀没了。

关陇集团的势力被消灭殆尽。

而在全国呢,由于黄巢持续的大屠杀,更是灭掉了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的门阀士族,剩下侥幸逃命的,也只能放弃自己丰腴的家传,改名换姓,掩人耳目的度过余生。

后来,随着历史的展,这些门阀士家,在之后的王朝中再度崛起。

到了赵宋王朝,门阀士族再度抬头。

江鸿飞深知门阀士族才是心腹大患,他们也会影响到大元帝国的根基。

所以,从建立水泊梁山势力开始,江鸿飞就立志根除所有达官贵胄、豪门大户、士绅望族,将大量的门阀士族给消灭了,又通过提拔功勋、科举制度,选拔出来了不少新的官吏。

不过,有一说一,因为江鸿飞既防着门阀士族,又得用门阀士族,所以,江鸿飞没想黄巢那样,将所有的门阀士族杀干净,不仅如此,江鸿飞还任用了大量的赵宋王朝的官员,而且,功勋势力,和通过科举上来的新的官员,也会成为新的门阀士族。

这也就使得大元帝国也有不弱的门阀士族。

这些门阀士族不愿意让江鸿飞对外动战争,他们想要趁着大元帝国终于完成了统一,过一过安慰的日子,闷声大财。

因此,这些门阀士族曾试图阻止过江鸿飞出兵。

可江鸿飞的威望太重,他打定了主意,谁敢忤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仗要是打胜了,这些门阀士族肯定屁都不敢再放一个,而这仗要是打败了,这些门阀士族其实也不敢说什么,但以后江鸿飞再想对外动战争,可能就得费点劲了。

还好,岳飞给江鸿飞长脸,不仅为江鸿飞收复了辽宁路,还大败金兀术,将大元帝国的疆土推进到大灵河,占尽了优势,让江鸿飞扬眉吐气。

如此一来,谁也不敢再对江鸿飞干金一事有非议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