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劉邦卻不這麼認為。
已經被秦朝郡縣統一的中原,不是八百年前年前的周朝了!
更何況,他最大的對手,項羽,也是採用分封,卻仍然敗亡於自己。
分封不可取,可郡縣——
秦亡才幾年?誰能保證郡縣之制,能讓他的漢國國祚綿長?
在困難中反覆思索,衡量利益關係,劉邦終於給出了他的答案。
郡國並行。
這並不是歷史課本上,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其背後蘊含的,是各種利益分配,是運用各種方法,讓漢國中央,保持最大的實力,能夠鎮壓住諸位諸侯,讓這個制度平穩的運行下去。
那,它真的能平穩地運行下去嗎?
劉邦都不用參考周朝,就能得出來答案。
不能!
那些國主,在他疆土內,擁有帝王能擁有的一切權力,他們有兵、有財,有糧,什麼都可以做,區別只在於實力,允不允許他那樣做!
若自己的子孫,實力強悍,藩國的國主,便會稱臣納貢,極為乖順。可若自己的子孫,過於懦弱,那藩國的國主,便會露出他們的獠牙。
劉邦生出廢太子的心思,便是源於此點。
劉盈,太不類我!
他太過懦弱溫和,心有憐憫,若是做個富貴閒人,當真是不錯。可對於一個將要面對群狼的帝王來說,全都是缺點!
可其它的兒子,真的合適嗎?
劉邦從自己六個兒子中挑了一圈,發現,沒一個合適的。
也就如意勉強和自己相似,可自己多少歲?五十八了!而如意多大?才七歲!
誰能保證一個七歲的奶娃,他長大後品性、能力,真的會和自己一樣嗎?
甚至以自己的年齡,隨時都有可能蹬腿死了,劉如意再長,又能長多大?
一個還未及冠的小兒,怎麼壓服那些功臣!
面對名為『時間』的強大對手,哪怕是劉邦這樣創下不世之功的雄主,依舊是無可奈何。
他能看透人心,能制定出來規則,卻抵不住子孫無能。
劉邦很累,很煩,他知道現在改立劉如意,也是一記昏招,可他又能怎麼辦呢?
手頭就那些牌,明知道是輸,只能硬著頭皮打,走一步算一步。
不過,在這樣的動作中,劉邦隱約看出了的希望。
呂雉。
她的成長,快的驚人。
劉邦默默的看著這一切。
他看著呂雉勤勉讀書,看她請教大臣,看她聯絡沛縣故人,看她拼盡全力,給劉盈一點一點增加籌碼。
這讓劉邦有了的希望。
兒子不行,還有他媽啊!
秦始皇他媽趙姬太坑兒子,趙慧文王后可是保住兒子和國家了啊!
有了希望的劉邦,毫不猶豫的找大臣說起來換太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