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把多余设定改掉啦,不知道的可以看简介)
(45到47有点像个人回忆录,今天再多三章——后面可能没法这么猛了。)
千夫长叫林河,因为他的母亲在河边洗衣裳的时候要生他,加上家里也没什么文化,所以便顺势起了这个名字,在小村子里比那些李二狗王二妮的反而好听不少。
当年淮国需要大量士兵,采用的是征兵制,那些得到国家享有免费土地种植权利的百姓,相对应的就是要上交田税、人头税,以及进行强制性的劳役和兵役。
在家里,林河是年纪最大的,下头有年纪还小的弟弟妹妹,总不能让瘸腿的父亲再次上战场,征兵的时候,便主动去报名了——兵役期间还可以给家里减一定的税钱。
特殊情况自然是不允许有人花钱免兵役,家里条件好的,就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鞭,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了——这种情况下很大概率能进去当个骑兵什么的,军中生活有一定保障,表现好有概率还能升职加薪。
条件差一些的就只买身上的装备,进去当个步兵之类的,什么都没有,那么只能听军队安排,比起其他条件好些的人风险更多,因此,家里有人从军的,都是尽可能的为对方或买或打上一身好装备。
这些被征收上来的人没有很高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民兵,因此很大概率不会被军队重视,也许只是简单培养一下,便会送上战场,大概率都是去送人头的,一部分靠着生死战场积累经验而存活下来。
好在林河的阿父从过军,身上的装备也是时常经过保养,尽管东西放在箱子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有几分新,倒是给本来就困苦的家里减轻了开支。
林河的母亲扎着妇人髻,头已然灰白,有些浑浊的眼睛闪烁着水光,爬满皱纹的双手为其穿上军甲,老父瘸着一条腿拄着木杖,却依旧是他年少记忆里,威严坚韧的模样,年幼的弟妹双眼中含着泪水,新娶不久的妻子牵着弟妹泪眼朦胧,让林河强忍眼中的酸意,对他们连连嘱咐照顾家里。
外面号角声悠长而沉闷,象征着军队号召士兵,也好像在呼唤士兵别离他们的家人。
“娘,孩儿去了。”
林河语气哽塞,怀里抱着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腰间别着父亲为他亲自打磨的尖刀,手腕上是颜色鲜艳的红绳,寄托着弟妹对家中长兄的祈愿,戴在衣服里的护身牌是妻子专门求来的。
听从军队号召的士兵脚步沉重,最后一次回视家人后,思绪复杂的离开家里,奔向号角吹来的方向,略有匆忙的脚步,扬起了一片片的尘土。
送出人丁的家庭不约而同的站满了家门口,目光遥遥地看着前方离去的身影。
来自此方水土悠扬哀婉的吴侬软语,在略有凄凉的上空响起,目送家中男丁离行的男女老少,哼起代代传唱悠久淳朴的歌,情谊浓厚的送子歌带着家人们的祝福与期待,携卷进风里,护送这些士兵出行。
“此去一别
不知今夕何夕再相见
止不住泪洒心伤
远行的孩儿呀
莫要牵挂
不求你功成名就
不求你策勋几转来衣锦还乡
宁要你碌碌无能
不要你马革裹尸说荣归故里
我的孩儿啊
切记家国荣辱于一身
行军路上莫回头
从戎是为保家安邦
且等家国安定
再来孝敬爹娘——”
归附军队的士兵跟随着大部队,踩着儿时走过一遍遍的土地,头一次觉得这路走的太短太快,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故土难离——他们竞是要与家乡做别离了。
小的时候是站在家门口护送长辈离行唱着送子歌的那批人,如今这送子歌却是为他们唱了。
唱过多遍的歌曲,如今他们却是作为曲中人在听,不由思绪万千,红了眼眶。
此时的林河,只是一个初入军队的年轻小伙子,他和大部分的新兵一样,跟着队伍不时回望越离越远的故乡,明知道无人能与他对视,但还是忍不住的去看,不知道是盼望什么,还是在为自己的迷茫与不安寻找庇护。
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不知要去何方,此次一别,家书抵万金,再次回乡的,就不知是肉身消散的魂,还是伤痕累累的躯体了。
然而,军旅生涯也没有大部分士兵想象的那么美好,不是上战场建功立业就可以过得滋润的。
没有身份关系的普通士兵,在军营里的日子有的时候连种地的老百姓都比不上,营里等级制度森严,就连身份相等的士兵,资历更深的老兵还会故意欺压新兵。
普通士兵的俸禄下来少的可怜,还不够三口人的吃食,就这样,还要经过上面层层的剥削,底层士兵甚至无处申冤,因为上面官官相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