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舅正好将手里的白纸铺开,开始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那我正好再教你些招儿。咱们让永乐这小子,三年后能提干,留在那里不回来。先迈过这道坎儿,再说别的。”
姚倩听小舅这么说,心里也觉得自己刚刚是杞人忧天了,既然小舅有法子,能帮人催官运,为什么就不能帮小表哥旺运,留在那边呢?
苏小舅又是写,又是画,顺势说了几种转运旺运的法子,旺文昌学习的,旺人缘的,旺桃花的……
其实道理都是一通百通,姚倩能从林局的例子中,猜出催子的最终目的,也就能理解后面这些法子了。
舅甥俩讨论的热闹,时间也过得很快。
院子里传来苏怀兰的声音:“二哥,倩丫头,出来吃饭啦!”
姚倩学的投入,听到亲妈喊他们,这才意识到,都中午了。
原来两个村子紧挨着,这个大队有点事,马上就能传出二里地去。
苏怀兰去公社粮站买大米和面粉,排着队的时候,就听到别人说,那苏家大队有个小伙子,立了大功,市里领导亲自下乡来送奖状……
她一听,就知道是自己的侄子。
正好又碰到认识的人,那人又是一番羡慕:“怀兰,你小侄子,可出息了!还立了大功一件呢!你这当姑的,可不得买点肉,去庆祝庆祝?”
苏怀兰也就笑着应了,看时间还早,她便想着去副食品店碰运气,说不定还能买到猪肉。
没分家以前,姚老太太当家做主,一家人的粮本都在一起,每人定量多少,粮本上写的清清楚楚。
姚老太太会过日子,从来不买现成的面粉,二合面。她只买小麦和玉米粒,价格上能便宜不少。一样的重量,买回家洗干净晾晒干了,再用石磨推成粉,这重量又能多不少。
所以没分家前的姚家吃的二合面,都是老太太自己兑出来的,特别会过日子。
现在石磨在西院老宅,苏怀兰也不愿意再折腾这些琐事,索性在粮站买现成的面粉。
回来这么几天了,她只恨自己分身无术。她从申城带回来那么多的东西,里面就有用工业票买的尼龙绳。她着急尽快织成渔网,就能让姚德业,晚上去撒上一网。
也不用去深海区,就将渔网下在林子边,放一个晚上,早上上工前,去收回来。这样一来,他们家很快就能攒下更多的钱财。
她心里合计着事情,也不走大路,只走在沿着海边的小路,正好一路往北走回家。
进了家门,她将面粉大米放下,又装了几斤大米,带着猪肉,装到一个篮子里,提着准备去娘家。
她出了家门,走到后大街,正好遇到老五家的和老四家的。
这妯娌俩,在给大队补渔网。
这是大号渔网,是深海里用的大号渔网,一条上百米长都很平常,既然是补渔网,那就要把渔网全部撑开,驾到半人高,才能找到破的洞,将这破洞的地方给补上。
苏怀兰提着东西往西走,遇到人,也就随意那么答应一声。
只是老五家的喊完了大嫂,又盯着篮子问:“大嫂,你这是买了什么好吃的,专门去给侄子庆祝呢?”
苏怀兰也就坦坦荡荡应着:“是啊,我侄子立了功。我过去看看。”
她知道,老五家的嫉妒,可那又怎么样呢?有本事,也让老太太分家,将他们这房分出去。
反正他们大房分家了,爱怎么吃怎么吃,她还就提着猪肉去娘家开荤,谁也不能怎么样。
苏怀兰这一路走过去,没多久,姚老太太在家里,也就听说了,大儿媳提着猪肉去孝敬娘家了!
姚老太太跳着小脚,又在巷子口指桑骂槐,可惜她骂了半天,每人应她。
后街那英子在沙滩上捡东西,上岸的时候也听见了,便好心提醒姚老太太:“大奶奶,倩丫家里锁着门!没人在家。”
姚老太太更气了,合着这骂了半天,连老大这个瘪犊羔子都不在家!
姚老太太因为更生气了,进了家门,又是一顿不友好输出。
这不能怪姚德业。原本这个时候,他从船上回来,应该在家里的,可是苏怀兰让他拿着工业票,出去买铅坨子了。这些东西不一定有,得提前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