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曲谱,内容如下:
(高音),。
,。
阿炳看着曲谱,呆,电话响。
阿婷:"
东西刚搬完"
。
阿炳:"
先休息几天,养养心"
。
阿婷:"
明天就去找工作"
。
阿炳:"
自己决定,别人要是问起,工作经历,别那么老实,就说,只干过一份工作"
。
阿婷:"
为什么?"
。
阿炳:"
换工作太频繁,哪个单位敢用"
。
阿婷不吭声。
阿炳挂了电话。
阿炳小声哼谱,日本曲子,带点鬼味,哼了几遍,已记住,便睡去。
翌日,七月初五,阿炳带着洞箫,去找阿秋。
和阿秋见一面,是个固定节目,就像赵本山,上春晚那样,阿炳每次回家,都会找他。
阿秋是阿炳的小学同学,比阿炳大三岁的小学同学。
同学之间,年龄错三岁,是个奇迹。
要么,其中有个人,上学晚,要么他,反复留级。
是的,阿秋,反复留级,最后成了同学。
阿秋的智力,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对数学更没有兴趣。
他不会算账,快四十的人,每次卖藕,都要跟一个,会算账的小孩。
阿秋负责苦力,小孩负责算账。
阿炳见到阿秋的时候,阿秋正在打农药。
阿炳后来对我说,如果世界上,有量子纠缠,阿秋,就是他的反面人。
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经历却完全相反。
阿秋是袁隆平的同行,在大地上耕耘着诗篇。
当阿炳,在从事一项,很有前途的伟大事业,读书的时候。
阿秋,在村里,从事另一项,很有前途的伟大事业,植物培育研究,时间不长,二十八年。
阿秋,对小麦和水稻的生产流程,有丰富的经验。
阿秋的电话,永远打不通,因为他,从来不用手机,他也没有银行卡。
阿秋没有银行卡。
阿秋不用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