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东买新上司的账,有问必答,“有两个没来成,说是原来的单位不同意放人。”
那也是九个技术人才。
隔行如隔山,曾建达看不懂。天天接触电脑,没怎么花时间学,慢慢敲键盘,打字也会了。甚至教授客户操作mp系统,照样应付的来。不仅他,行伍出身的张锁一样。而且,公司的大学生们,一个多月下来,几乎个个是“电脑高手”
,根本没必要一次引进这么多人才。诡异在,力主引进的是田老鬼。生产和技术一人说了算多好?田老鬼吃错药还是神经?自找不自在。
“锁哥讲,是什么麻理工学校的博士,美。国很有名的。”
“哈哈,不是什么麻,是麻省理工学院。”
“对、对,是这个。哦,锁哥讲,高老师也在英。国留学过。”
邀请到港大教授主持引进人才面试,曾建达又高看小老板一截。他猜想,眼见公司展迅猛,田老鬼企图引进熟人,以便长期把持生产和技术。张桥不是省油灯,亮出麻理博士这张王牌,让田老鬼老实点。三班倒忙活到累趴了,反遭旷工半天的处罚,是直接打屁股。
“女士们、先生们,由香。港飞上嗨的航班,已经降落……”
机场广播响,两人双双站起。曾建达手指邹小东肚子问:“你藏砖头准备打架呀?”
衣服下鼓鼓囊囊的。他早想问,相互热络才开口。
“不是。”
邹小东笑的神秘,掀起夹克,裤带上插着一大块白纸包的方形包裹。放下夹克说:“我表哥在飞机上也睡觉,叫我拿好这个啊……白事的红包。”
“白事的红包?”
曾建达想了想,“那叫奠仪吧!”
视察分公司,张桥原计划十五号启程。碰巧沈如梓的大嫂昨天去世,明天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葬礼。老太太指定孙子陪同出席,张桥只好提前两天动身。港九工作签注没到手,无法和奶奶汇合一道上路。他和邹小东辗转广洲乘飞机,抵沪时间早,奶奶从港九飞过来,预计两小时后降落。汤晓红不可能天天陪同“上高”
,睡眠又成问题。昨晚睡不到三小时,他上飞机就睡着了。落地趁睡意未消,占便宜似的接着睡。
“给我一支烟。”
88年落成启用的虹桥国际候机楼,新的像二十一世纪建筑。张桥被叫醒,差点时空错乱。邹小东和曾建达的脸,帮助他回归“现实”
。上了趟洗手间,在落地出口外等候奶奶,脑子还是懵。陪伴的两人吞云吐雾,想起此时机场允许抽烟,也讨要一支。
“张生,打算住哪个酒店。”
“不知道,随我奶奶喜欢。她是老上嗨人,我没选择,客随主便。”
“哈哈,那我猜是老租界那些老酒店。”
“我也这么想。哦,车子回来了吗?”
“回来十几分钟了。”
张桥和邹小东坐这趟飞机,免费行李充分利用上。踩着限重线,携带了一百多张汉卡和二十套公司新订制的春秋装。下了飞机,交给租来的车子先跑一趟送去分公司,再回头接人。
“奶奶,这边!”
一米七的老太太好认,张桥从人群中带出奶奶。曾建达和邹小东引路,到行李处取了行李,出门上车。曾建达在上嗨,完全复制总公司的创业方式。车租的更好,一辆皇冠,坐五个人比普桑宽松。张桥让奶奶坐副驾座,自己坐司机后面。
“阿拉上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