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住了,下次留待老鼠啃。”
“别啊,下次半场让你们办公室十分。”
“喂,盐业公司邀打一场正规赛,下午六点。你拉人来得及吗?他们管水管饭。”
“没问题,刚下车正好活动筋骨。”
彭大军站在几米外,和办公楼上的人讲话。张桥听出讲的是打篮球,忍不住笑了。他和彭大军初次相识,正是篮球场。
“问题学生”
毛仔,学习上出问题,体形也出问题。十六岁身高过一米八,体重则过一百公斤,活脱脱一大狗熊。张桥这个“家教”
上任半年后,引导减肥近三十公斤。一日,两人在篮球场上玩“斗牛”
,某个年纪不小的大汉死皮赖脸要入伙。因为,毛仔已变身肌肉男,打篮球天赋不错,值得挑战。
“不好意思,大哥。你们组队打篮球呀,还要不要人?”
“嗯,你会打篮球?”
“初中、高中、大学,校队主力。”
这一世,死皮赖脸的人调了个个。张桥主动搭讪彭大军,话说完想自打嘴。这年头,表明大学生身份是一种炫耀,令人生厌。彭大军冷哼一声,居高临下打量他说:“别告诉我你打中锋。”
这话没毛病。张桥裸脚身高一米七九,在南方算大个子,高中的确打过中锋。他没否认,索性欠揍地答:“中锋也打过,我五个位置都能打。”
“口气挺大!小子,叫什么名字,老豆是哪个?”
彭大军面目不善问。
张桥的21世纪扮相,比较另类。自行设计的短碎,紧身t恤,自剪的七分牛仔裤,脚蹬一双高梆球鞋,腰带上挂传呼机和硕大的大哥大包。这么潮的装着一般是港人,讲一口流利普通话,被误会成铁路某领导的不肖之子。
“大哥,我不是你们系统子弟。”
张桥递上一支烟,“我叫张桥,弓长张,桥梁的桥。个体户,卖电脑的,送朋友路过。”
“个体户,路过?”
彭大军相当意外,摇头晃脑点烟说:“好嘛,有点脸皮。行,张小子,算你一个。”
打篮球空有技术还要不怯场,也就是心理素质过硬。打野球的老球痞最喜欢皮厚的队友,张桥一个“陌生人”
敢自告奋勇,适合这一特点。
“准备一套红色球服,你做生意的印个十八号吧,五点半在铁路球场集合,问一下就知道在哪儿。哦。我姓彭,彭大军,你叫我老彭、彭高、彭哥都行。”
彭大军说完,进了办公楼。
和前世老友搭上线,张桥却兴奋不起来。从站台走到出租车,连抽三支烟,几百米走了十几分钟。
“咦,咁大只(这么大个)。张生,是你找的人吧?”
“嗯,是。等他走远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