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三姐从城里回来了,她又到二姐市提了俩大袋东西。”
老人家抬头看了眼小儿子,继续纳着鞋底。
“妈,我和你说话呢,你听到没有?”
老人家没吱声,依旧低头纳着鞋底。
“我刚刚骑摩托去三姐家了,她应该借到钱了,那样子别提多高兴了。”
男人酸溜溜的说道:“你说我是不是也去借点钱?”
老人家终于舍得放下手里的活,抬起头看向小儿子:“你借钱做什么?你三姐家是刚子起婚房去借钱。”
男人就是刘翠熙的小弟刘武,其实他借的钱最多,结婚、起房子、现在骑的摩托都是借的刘翠熙的钱。
只是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刘武眼红刘翠霞借了那么多钱,他想了想:“妈,小莲说想送松望去县里读书,县城的教育比我们乡下好些,那肯定要送礼,还要学费和生活费,县城的开销也大些。”
老人家迟疑了一下。
刘武不乐意了:“妈,刘松望可是姓刘,是你孙子,刚子只是你外孙,他将来读书出息了,肯定好好孝顺你,你不能胳膊往外拐。”
老人家有点为难:“你二姐虽然嫁到城里,经济宽松点,但是你们一个个去借钱,她们也不好过。”
“特别是你二姐还是二婚,在黄家抬不起头。”
老人家多少还会体谅一下自己的女儿,刘武可不会管那么多。
“妈,刘松望可是你孙子,你都帮三姐打电话了,帮我们打个电话怎么了?”
在刘家有一个约定成俗的习惯,就是兄弟姐妹几个,谁去刘翠熙家借钱都会让刘母先打个电话。
当妈的打电话了,刘翠熙也就不好拒绝了。
“开学还早,还有大半年呢。”
老人家最终还是妥协了,她瞅了眼小儿子:“你们自己也找点事情做,别老想着让你二姐帮衬。”
“哦。”
刘武毫无诚意应道。
这是老生常谈,兄弟姐妹几个每次去借钱,老人家都会教育几句,大家只要应着就行。
刘武还心想着找个什么由头去二姐刘翠熙的市拿点东西回来,过小年还早,元旦也还没到。
他打算去翻翻日历,看有什么节气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