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王景明,你说今年咱们学校能有几个人考进滨海中学的?”
一旁的班长赵天临向他问道。
“我觉得应该跟前几年差不多,高低也就差个2、3个而已。”
王景明回答。
“嗯,去年我们学校是15个,前年16个,今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吧。”
赵天临如数家珍一番。
“很快的,两年后就轮到我们了。”
王景明激励他。
对于赵天临来说,王景明一直是他赶的目标,所以虽然身为班长,他对王景明一直都是客客气气的。
“是哦,你的话,肯定能进,至于我,努努力的话也还是有希望的。”
王景明眉毛一挑,傲然的说:“那当然,我肯定能考。。。。。。”
可话正说到这里,后面的他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因为王景明突然想起前世自己上的可不是滨海中学。
并不是因为当时他成绩不行,考不上,而是仑江县教育局直接禁止他们报考滨海中学!
百年名校,滨海中学。
它就在仑江隔壁的滨海县内,是整个宁源,乃至整个越江省最好的高中,没有之一。
在王景明重生前的那几年里,每次高考,全省的前1o,甚至前1oo名里,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自滨海中学。
国内最好的水木大学和京大直接就将招生点设立在滨海中学内。
越江省里有此殊荣的仅此一家。
那是所有宁源学生心目中的圣地,亦是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但是,这种优质生源的集中性流动,早已引起其他区县内各个高中学校的极大不满。
尤其是仑江。
因为是曾属于滨海县的一部分,十几年前才独立成县。
基于这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仑江优质生源的流失率更是高破了天际。
慢慢的,为了平衡整个宁源市的教育资源,整个市区内开始逐步禁止中考的跨区县报考。
而轮到王景明这届时,仑江县的新政策正好开始执行。
于是,倒了老霉的王景明,即使成绩再好,也无缘滨海中学。
都说重生是为了弥补遗憾。
但一辈子顺风顺水的他,重生都大半年了,还真没碰到几件需要他弥补的事儿。
现在好了,终于碰到了他必须弥补的一个遗憾。
没错,他必须要想办法上滨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