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北宋官家太太外貌描写 > 第五十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书榜加更(第1页)

第五十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书榜加更(第1页)

口风要紧,做事要规矩。

这是赵祯对他身边的内宦的第一要求。

有宋一朝,倒是没有和唐朝一样的宦官之祸,但是,内外交通这样的事,却屡禁不绝。

往前数有周怀政和寇准,眼前有雷允恭和丁谓,往后数这样的事也是比比皆是。

应该说,宫内宦官和外朝大臣有联系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宋朝却不一样。

从周怀政和雷允恭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内宦实质上服从的是权威。

他们会听命于权威,但这个权威,却未必是皇帝,也有可能是皇后,太后,甚至是宰相。

记忆当中赵祯之后重用的宦官,都是刘娥的人,但是现在刘娥还活着,所以这些人都拉拢不来。

这种状况对于赵祯来说,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打造一个的,属于自己的内宫秩序。

不错,赵祯想要的,不仅仅是几个自己的心腹亲信这么简单。

还是那句话,他并不把刘娥视作自己的敌人,因为以刘娥的现实状况来看,她未来始终是会还政的。

区别只在于,是像历史上一样挺到她的生命尽头,还是提前还政的问题。

所以,皇权最终必然会回归到赵祯的手上,现阶段和刘娥之间,不管是对抗还是合作,都是暂时的。

赵祯最终的目标,始终应该是着眼于整个国家之上。

但是,事有轻重缓急,想要做事,先第一位的,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是一切的前提。

前世的赵祯,一辈子都在宫城里头打转,所以,他的记忆里头,对于整个宫禁制度的状况,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段时间,赵祯抽时间将记忆力和内宫相关的一切都理了一遍,其中有两个代表**件,非常能够说明状况。

第一件事,是庆历八年的仁宗皇帝遇刺事件。

偌大的一个皇城,区区四人,如入无人之境,竟能从崇政殿,一路杀到皇帝的寝宫。

以致于,最后需要曹皇后指挥殿内侍奉的宦官宫女抵抗,才能戡平祸乱。

单此一事,便可让赵祯失去对宋朝所谓森严宫禁的信任。

与此同时,和防备松懈到几个人就可以持剑威胁皇帝人身安全相对比的,则是嘉佑五年,仁宗的亲生女儿福康公主,因在婆家被辱,夜叩宫门,仁宗下令开门,却因违背典制,而引了轩然大波。

这两件事的具体状况是何,暂且不谈,但在赵祯看来,二者都共同说明了一个状况。

那就是,作为皇帝,至少是历史上的仁宗皇帝,对于他自己居住的这座皇城,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

所谓森严的宫禁宿卫制度,只是在用不着的时候森严,真正用得着的时候,半点作用都起不到。

这种筛子一样的内宫,绝不是赵祯能够容忍的。

因此,他需要一个的内宫秩序,一个完全以皇帝的意志,也仅仅只以皇帝的意志为中心的秩序。

除了皇帝之外,不论是皇后,妃嫔,还是太妃,太后,对这座宫城,都不能再有控制的权力……尤其是宰执大臣,伸手砍手,伸脚断脚,绝无一丝容情的余地。

当然,这并不容易。

且不说现在这座皇宫的实际掌控者是刘娥,不是赵祯这个小官家,就算是等他亲政了,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会遇到诸多困难。……

且不说现在这座皇宫的实际掌控者是刘娥,不是赵祯这个小官家,就算是等他亲政了,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会遇到诸多困难。

这其中涉及到所谓的祖宗之法,内宫制度,前代惯例,还有宰执大臣和许多既得利益者。

也正因如此,赵祯才必须要从无到有,培养完全属于自己的亲信内宦……这不仅仅是在给自己找可用之人,也是在为亲政后的改革做铺垫。

刘娥如今手底下的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是旧体系的受益者,想要靠他们打破体系,是不可能的。

所以,赵祯需要有自己的亲信。

这种亲信不是惯常的那种,只保证能力和忠诚上的可靠的亲信,更需要他们在被赵祯培养的过程当中,逐渐被灌输,认可,最终践行赵祯对内宫的政治理念和治理习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